幼儿教学讨论

当前位置: 首页 > 幼儿教育论坛 > 幼儿教学讨论 >

幼儿陶艺课教师培训之瓷器篇

       瓷器是中国人发明的,这是举世公认的。瓷器的发明是在陶器技术不断发展和提高的基础上产生的。商代的白陶是用瓷土(高岭土)作原料,烧成温度达1000℃以上,它是原始瓷器出现的基础。

  白陶的烧制成功对由陶器过渡到瓷器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。
    在商代和西周遗址中发现的"青釉器"已明显具有瓷器的基本特征。但是它们与瓷器还不完全相同。被人称为"原始瓷"或"原始青瓷"。
  原始瓷从商代出现后,经过西周、春秋战国到东汉,历经了1600-1700年间的变化发展,由不成熟逐步到成熟。
  东汉以来至魏晋时制作的瓷器,从出土的文物来看多为青瓷。这些青瓷的加工精细,胎质坚硬,不吸水,表面施有一层青色玻璃质釉。这种高水平的制瓷技术,标志着中国瓷器生产已进入一个新时代。
  我国白釉瓷器萌发于南北朝,到了隋朝,已经发展到成熟阶段。至唐代更有新的发展。瓷器烧成温度达到1200℃,瓷的白度也达到70%以上,接近现代高级细瓷的标准。这一成就为釉下彩和釉上彩瓷器的发展打下基础。
       宋代瓷器,在胎质,釉料和制作技术等方面,又有了新的提高,烧瓷技术达到完全成熟的程度。在工艺技术上,有了明确的分工,在我国瓷器发展的一个重要阶段。宋代闻名中外的名窑很多,耀州窑、磁州窑、景德镇窑、龙泉窑、越窑、建窑以及被称为宋代五大名窑的汝、官、哥、钧、定等产品都有它们自己独特的风格。
我国古代陶瓷器釉彩的发展,是从无釉到有釉,又由单色釉到多色釉,然后再由釉下彩到釉上彩,并逐步发展成釉下与釉上合绘的五彩、斗彩。
       彩瓷一般分为釉下彩,釉中彩和釉上彩三大类,在胎坯上先画好图案,上釉后入窑烧炼的彩瓷叫釉下彩(温度1250-1340℃);上釉后入窑烧成的瓷器再彩绘再烧1250--1340℃为釉中彩,上釉后入窑烧成的瓷器再彩绘,又经烤花炉烘烧(600-800℃)而成的彩瓷,叫釉上彩。清代景德镇出产青花瓷器就是釉下彩的一种。     

      这件瓷器大家认识吗?
      鬼谷下山,原是出自《战国策》的一个历史故事,又称“鬼谷出山”,这里的鬼谷下山是指一件拍卖成交的中国青花瓷。2005年7月12日在伦敦佳士得进行的“中国瓷器及艺术品”拍卖中,一款元青花人物罐以1400万英镑的价格成交,折合人民币2.3亿多元,拍出了目前中国瓷器的最高价格。此前中国瓷器最高价是580万美元,是2003年9月在纽约拍卖的一尊元代青花罐创造的。
      听完陶瓷的发展史,老师们开始去体验制作过程了,看看他们的作品吧!
(未经烧制)
(上完釉彩和透明釉,烧制之后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