幼小衔接专题
当前位置: 首页 > 幼儿教育论坛 > 幼小衔接专题 >
快学堂幼小衔接|如何培养孩子的情绪管理能力
幼儿期是情感教育的黄金期,对幼小衔接阶段的孩子来说,从幼儿园跨入小学这个“小社会”,帮助孩子初步形成良好的情绪管理能力显得尤为重要,它能使孩子更好地与他人相处、理解他人,更快地融入集体生活中。
情绪管理能力主要表现在两方面:一方面指情绪理解和表达能力,表现为孩子能正确的表达自己的情绪,以及与他人交往过程中能理解他人的情绪;另一方面指情绪调节能力,表现为孩子能适当地调节情绪,并常常鼓励自己保持高兴愉快的心境。概括来说,就是既能控制又能正确表达及宣泄自己的情绪,把情绪调控在一个与年龄相称的范围内,以促进情感的健康发展。
关注孩子的情绪问题,教给孩子如何表达自己的情绪。
首先父母要经常与孩子沟通,让孩子察觉自己的情绪,知道自己的感受是什么,并且尊重孩子的感受,而不是否定孩子的感受。
其次帮助孩子用语言说出自己的感受,找到一些恰当的与情绪对应的词语,说出自己的感受有利于让孩子更清楚地识别自己的情绪。
1、帮助孩子积累表达感受的词语。在日常生活中教孩子掌握一些表达感受的词语,让孩子懂得如何描述自己的感受。比如,当孩子被别人欺负时,可以对孩子说“你现在是不是很伤心”;当孩子被误解时,可以对孩子说“你是不是很委屈啊”等等。
2、告诉孩子一些关于感受的身体反应。教给孩子一些基本常识,让孩子了解当遭遇某种情绪的时候,身体会有什么样的反应。比如,当人们害羞时,脸会变红;当人们愤怒时,会咬牙切齿;当人们沮丧时,会垂头丧气;当人们高兴时,会手舞足蹈等等。
3、利用机会让孩子描述自己的感受。我们既可以利用真实场景,或绘本、视频、绘画等方式,来为孩子创造机会描述自己的情绪。比如“电视里的小朋友找不到爸爸妈妈,害怕得大声哭了”;跟孩子一起读绘本的时候,可以讨论故事中的人物的感受,可以在快学堂日历中记录自己一天的心情等等。
帮助孩子学会管理自己的情绪
在帮助孩子管理情绪的过程中,要教给孩子如何正确的表达和调节自己的情绪,应该把握两个原则,首先是不要给情绪设限,不管是好的情绪还是坏的情绪,都应该被认同。承认自己的感觉,才能更好地接纳自己,进而接纳他人。当负面情绪出现的时候,让孩子知道,这些感觉都是很自然的事,没有什么不对的,也没有什么可耻的。
当孩子感到愤怒时
告诉孩子“如果你感到很生气,可以先深呼吸几次,再选择一种合适的方式发泄自己的愤怒,例如跑步、打球甚至撕纸等。
当孩子感到悲伤时
告诉孩子“如果你感到很伤心,可以哭出来、可以跟朋友和父母说说自己的感受,可以写日记记录自己的心情”。不要让立马用拥有的快乐去代替失去的伤痛,会让孩子失去体验悲伤情绪的机会,也就无法领略驾驭悲伤情绪的喜悦。
当孩子感到害怕时
告诉孩子“当你感到害怕和恐惧时,需要跟父母或者自己信任的人谈谈,我们都会帮助你的”。还可以跟孩子共同体验一下情绪,“不仅小孩有害怕的时候,大人也有害怕的时候”“有的时候,害怕是没有必要的。比如说,你以前很害怕上幼儿园,可是上了幼儿园之后你发现其实幼儿园很好玩,对不对?”
当孩子感到妒忌时
告诉孩子“当你感到妒忌时,想一想你也有很多他们没有的东西呢。而且有些东西是通过自己的努力可以获得的。”
当孩子感到内疚时
告诉孩子,“我知道你此时感到很内疚,如果我遇到这样的事情,也一样会内疚。不过,内疚并不能改变已经发生的事情,不如我们一起想一想有什么补救的办法”
当孩子感到高兴时
告诉孩子“如果你感到很开心,你可以表达出来。笑容和快乐能传递,会让别人感到很开心。”
当孩子想要表达关怀和爱时
告诉孩子“如果你很关心某个人,你可以直接跟他说,也可以送一张卡片或画一幅画”。
引导孩子学会反思及控制自己的情绪
站在孩子的角度去体会他们的情绪,并引导孩子学会自己调节和控制情绪,孩子的情绪表达就会向良性发展,自控能力就会逐步增强。
让孩子体验父母如何管理情绪
言传身教是训练孩子管理情绪的一个重要方式,我们用孩子能听懂的语言去分享自己的情绪感受,坦率地告诉孩子自己的真实感受、真实情绪体验,提升孩子对情感的认知和理解能力。
在与孩子相处时,有的家长常常抑制自己的感受,选择无条件接受和忍耐,无论多累总是装着很轻松地满足孩子的要求。这样的孩子无法理解家长的真实感受,当然也学不会理解他人的情绪。
总之,情绪是没有对错的,站在孩子的角度去体会他们的情绪,并引导孩子学会调节和控制自己的情绪,学会理解他人的情绪,学会表达自己的情绪,孩子的情绪表达就会向着良性发展。尤其当今社会抑郁症越来越低龄化,年轻的男明星的自杀事件更是在引起公众关注的同时让人惋惜,家长应该对培养孩子良好的情绪管理能力重视起来。
情绪管理能力主要表现在两方面:一方面指情绪理解和表达能力,表现为孩子能正确的表达自己的情绪,以及与他人交往过程中能理解他人的情绪;另一方面指情绪调节能力,表现为孩子能适当地调节情绪,并常常鼓励自己保持高兴愉快的心境。概括来说,就是既能控制又能正确表达及宣泄自己的情绪,把情绪调控在一个与年龄相称的范围内,以促进情感的健康发展。
关注孩子的情绪问题,教给孩子如何表达自己的情绪。
首先父母要经常与孩子沟通,让孩子察觉自己的情绪,知道自己的感受是什么,并且尊重孩子的感受,而不是否定孩子的感受。
其次帮助孩子用语言说出自己的感受,找到一些恰当的与情绪对应的词语,说出自己的感受有利于让孩子更清楚地识别自己的情绪。
1、帮助孩子积累表达感受的词语。在日常生活中教孩子掌握一些表达感受的词语,让孩子懂得如何描述自己的感受。比如,当孩子被别人欺负时,可以对孩子说“你现在是不是很伤心”;当孩子被误解时,可以对孩子说“你是不是很委屈啊”等等。
2、告诉孩子一些关于感受的身体反应。教给孩子一些基本常识,让孩子了解当遭遇某种情绪的时候,身体会有什么样的反应。比如,当人们害羞时,脸会变红;当人们愤怒时,会咬牙切齿;当人们沮丧时,会垂头丧气;当人们高兴时,会手舞足蹈等等。
3、利用机会让孩子描述自己的感受。我们既可以利用真实场景,或绘本、视频、绘画等方式,来为孩子创造机会描述自己的情绪。比如“电视里的小朋友找不到爸爸妈妈,害怕得大声哭了”;跟孩子一起读绘本的时候,可以讨论故事中的人物的感受,可以在快学堂日历中记录自己一天的心情等等。
帮助孩子学会管理自己的情绪
在帮助孩子管理情绪的过程中,要教给孩子如何正确的表达和调节自己的情绪,应该把握两个原则,首先是不要给情绪设限,不管是好的情绪还是坏的情绪,都应该被认同。承认自己的感觉,才能更好地接纳自己,进而接纳他人。当负面情绪出现的时候,让孩子知道,这些感觉都是很自然的事,没有什么不对的,也没有什么可耻的。
当孩子感到愤怒时
告诉孩子“如果你感到很生气,可以先深呼吸几次,再选择一种合适的方式发泄自己的愤怒,例如跑步、打球甚至撕纸等。
当孩子感到悲伤时
告诉孩子“如果你感到很伤心,可以哭出来、可以跟朋友和父母说说自己的感受,可以写日记记录自己的心情”。不要让立马用拥有的快乐去代替失去的伤痛,会让孩子失去体验悲伤情绪的机会,也就无法领略驾驭悲伤情绪的喜悦。
当孩子感到害怕时
告诉孩子“当你感到害怕和恐惧时,需要跟父母或者自己信任的人谈谈,我们都会帮助你的”。还可以跟孩子共同体验一下情绪,“不仅小孩有害怕的时候,大人也有害怕的时候”“有的时候,害怕是没有必要的。比如说,你以前很害怕上幼儿园,可是上了幼儿园之后你发现其实幼儿园很好玩,对不对?”
当孩子感到妒忌时
告诉孩子“当你感到妒忌时,想一想你也有很多他们没有的东西呢。而且有些东西是通过自己的努力可以获得的。”
当孩子感到内疚时
告诉孩子,“我知道你此时感到很内疚,如果我遇到这样的事情,也一样会内疚。不过,内疚并不能改变已经发生的事情,不如我们一起想一想有什么补救的办法”
当孩子感到高兴时
告诉孩子“如果你感到很开心,你可以表达出来。笑容和快乐能传递,会让别人感到很开心。”
当孩子想要表达关怀和爱时
告诉孩子“如果你很关心某个人,你可以直接跟他说,也可以送一张卡片或画一幅画”。
引导孩子学会反思及控制自己的情绪
站在孩子的角度去体会他们的情绪,并引导孩子学会自己调节和控制情绪,孩子的情绪表达就会向良性发展,自控能力就会逐步增强。
让孩子体验父母如何管理情绪
言传身教是训练孩子管理情绪的一个重要方式,我们用孩子能听懂的语言去分享自己的情绪感受,坦率地告诉孩子自己的真实感受、真实情绪体验,提升孩子对情感的认知和理解能力。
在与孩子相处时,有的家长常常抑制自己的感受,选择无条件接受和忍耐,无论多累总是装着很轻松地满足孩子的要求。这样的孩子无法理解家长的真实感受,当然也学不会理解他人的情绪。
总之,情绪是没有对错的,站在孩子的角度去体会他们的情绪,并引导孩子学会调节和控制自己的情绪,学会理解他人的情绪,学会表达自己的情绪,孩子的情绪表达就会向着良性发展。尤其当今社会抑郁症越来越低龄化,年轻的男明星的自杀事件更是在引起公众关注的同时让人惋惜,家长应该对培养孩子良好的情绪管理能力重视起来。